戎装在身,他们是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身着藏蓝,他们是守护平安的先锋力量。从军营到警营,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忠诚担当和初心本色。“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市局党建工作指导处推出“看军转风采,赞初心如磐”优秀军转干部先进事迹展播。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西安公安经开分局明光路派出所——苏明同志的故事。 从武警陕西总队西安市支队的练兵场到基层派出所的街头巷尾,从"橄榄绿"到"藏青蓝",从军营到警营,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忠诚担当和初心本色,苏明同志用18年的军旅生涯和10年的从警之路诠释了"忠诚"二字的深刻内涵。 作为一名军转干部,苏明将军人的铁血担当融入公安事业的点点滴滴,以不变的初心、专业的素养和无私的奉献,在平凡的社区民警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
军魂铸警魂忠诚是永不褪色的信仰“部队教会我的第一课,就是对党绝对忠诚。”这是苏明常挂在嘴边的话。18年的军营历练,让他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基因刻入骨髓。2014年转业时,他主动选择基层派出所,从零开始学习公安业务。“军人和警察的职责不同,但为民服务的宗旨一致。”初入警营,苏明白天跟着老民警走访社区,晚上钻研法律法规,短短半年便从“门外汉”成长为业务骨干。2016年,辖区某小区连续发生电动车盗窃案,他凭借在部队练就的侦查思维,连续蹲守7夜,最终抓获嫌疑人。当群众送来锦旗时,他郑重地说:“这是军人的本能,也是警察的本分。”
为民服务是永恒的使命,在明光路派出所,苏明负责的社区人口密集、矛盾多发。他将部队的“阵地意识”带入社区治理,走遍辖区每一户,记满125本民情日记,被群众亲切称为“活地图”,在反诈宣传中,他结合部队“实战练兵”经验,组织“反诈小课堂”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医院、组织协理员,楼栋长、网格员、物业人员挨家挨户一对一宣传诈骗案例揭露骗局,为他们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有效的防范可防性案件的发生。同事感慨:“苏哥把军营的‘战士标准’用到了公安实战中。” 初心映丹心,平凡岗位上的“时代标兵”苏明同志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以实际行动厦行着 “人民警察为人民,社区民警保平安” 的铮铮誓言。在 《人民公安报》、《三秦都市报》、《今日头条》、《映西法制网》等媒体报道 12次。他将市局党委提出的531警务机制落到实处,建立了警社共治机制、治安巡防队、重点管控机制、管理服务队、多元化解机制、矛盾联调队、单元联动机制、应急处置队、宣培赋能机制、宣传防范队、情报搜集机制信息收集队等6项机制6支队伍,服务的4个小区其中2个小区实现了9年零发案。他用真心换真情,用心做好群众的“贴心人”,以实际工作经验,不断融洽警民关系,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勇做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宣传者、传承者和发展者,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忠诚铸造警魂,用真诚温暖人心。苏明同志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2次、优秀党员1次、优秀公务员3次、获评未央区委“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等称号,但他说:“荣誉属于过去,群众的认可才是最高奖励。”
苏明同志曾自掏腰包为辖区残疾人修电线买灯具,也曾连续为脑梗瘫痪卧床的病人送饭料理生活,定期组织志愿者到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家中走访慰问、拉家常,上门照料独居老人,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上门办理证件,提供免费上门理发服务,帮助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事。每逢春节,他还开展"写春联送祝福"活动,积极沟通协调社会各界捐赠和支持,和志愿者们一起最大限度为残疾人、有困难的老党员、老军人、孤寡老人及“三失一偏”人员送去温暖。他组建的“义警队”,邀请老兵也加入他的队伍,带领大家守护社区平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受到了群众和领导的肯定。居民王阿姨动情地说:“看到苏警官,就像看到自家孩子一样踏实。” 军装虽褪,本色犹在;警徽闪耀,初心如磐。苏明用行动证明,退役军人的舞台同样广阔,只要心怀忠诚、肩扛担当,就能在新时代公安事业中续写荣光。他的故事,是千万军转干部的缩影,更是"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生动注脚。 来源:西安公安机关党委(党建指导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