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融媒体、智媒体、众媒体方兴未艾,信息的流散无所不在。新闻媒体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发展革命。新闻生产流程的变革、迅猛的社会信息化进程以及传播生态与沟通场境的改变催生了整个社会系统的转型。当前,媒体深度融合已成为全媒体时代的必要之举。在此背景下,新闻学界与业界如何实现融合创新?媒体融合要培养什么类型的新闻人才?针对“融媒体时代新闻教育与实践创新”这一话题,当代融媒体研究院联合陕西网专访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江。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江 陕西网:智媒时代的到来,新闻教育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应如何迎接这种挑战? 孙江:智能媒体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主要在三个维度展开:一是学科维度,智能媒体作为新的媒体形态丰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内容、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二是工具维度,智能媒体作为对教育手段的技术升级影响知识的生成与传递;三是社会维度,智能媒体影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人们认知习惯的迁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新闻人才培养置于更广阔的的背景下去考察。 我们认为,新闻教育面对智媒时代的变化,至少应该注重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是建设创新型社会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产生的治理需求。新闻媒体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记录者和推动者,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构成。媒介化社会的治理问题和治理环境更为复杂,治理手段也更为多样,更需要具有复合学科背景的新闻传播人才参与其中。二是国际竞争背景下开展国际交流产生的国家安全需求。智媒时代全球的信息交流进一步增多,国际传播格局中的话语权问题关乎国家安全,特别是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在交流过程中,既有提升传播能力、传播效果的诉求,也有遵守国际规范、维护国家合法权益的诉求,更需要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熟悉国际惯例的国际化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 陕西网:媒体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新闻学科建设应该如何定位?贵校有哪些实践经验可以分享? 孙江: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使其将自身能力提升与社会需求、国家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成长为能够理解技术变迁引起的社会结构、社会环境变化,了解世情、国情、社情、民情,将知识与技能融合于现实问题解决过程的优秀人才。 重塑知识技能体系。构建“文文融合”+“文工交叉”的知识技能体系,在文科范围内推进新闻传播学与法学、政治学、艺术学的融合研究与实践,在文科范围外推进新闻传播学与计算机科学、大数据科学、认知科学的交叉研究与实践。 构建产教融合多元化协同育人机制。抓住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传媒行业的结合点,通过人才培养单位与行业产业的深度协作,促进新方法、新工具、新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创建知识协同生产模式,以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路径,促进新闻传播学科知识共同体与价值共同体的重塑。 陕西网:新闻教育中越来越多强调学界业界联合培养,您认为在媒体融合时代如何实现教学资源的融合? 孙江:新闻传播教育实施“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在当前的实践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政产学研”虽有合作但未实现深度融合。第二,“政产学研”的共享、共赢基础尚不明确。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学院采取的措施是将政策链、需求链与知识链、培养链、服务链打通,形成政产学研利益共同体,以“传动链”带动“同心圆”机制持续运转。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具体措施: 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方向,打开“三门”办学,以“法律+新闻”文文复合、“技术+新闻”文工交叉的融合思路将各协同育人主体融入到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第二,在持续推进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中,完善多个协同育人平台的系统化运作机制,切实拓展新文科人才成长空间。第三,建立成员范围覆盖“政产学研”各主体的协同育人人才库与教学资源库,优化配置,为协同育人的“硬平台”提供“软支撑”。 目前,学院已建成覆盖“政产学研”的实践教学基地34个,合作完成科研课题十余项,共建实验室7个,接受捐赠的设备价值逾500万元;与省委宣传部共建省级哲学与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通过人员互聘、实践实习、合办节目、社会服务的形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为政府、媒体、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和服务。 陕西网:媒体融合要培养的复合型、应用型新闻人才,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自2001年起全面推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是怎样做的?在您看来“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孙江:综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新文科建设”和更具体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来看,它们共同指向了“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有气魄、敢担当、能干事的新闻传播人才。特别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从1.0到2.0的目标更具体、能力规格更高、实践导向更鲜明,“家国情怀、国际视野、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设定了更为清晰的目标与方向。 依据两版《意见》中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基于融媒时代发展对传媒人才的要求和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特色,我们确定了“政治坚定为前提、人文素养为驱动、创新意识为引领、专业能力为基础、法新法政结合为特色”的目标,以学科融合、文理艺交叉、实践贯通为思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领,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手段、实践平台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构建了全媒体知识与信息技术应用融通、法学政治学与新闻学融通、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通的新闻传播人才特色化培养模式。 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特色做法,比如开展跨学科育人,与法学院共同开设《新闻传播法规案例评析》等9门课程,选拔新闻传播学专业、法学专业优秀学生组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实验班、法新复合人才实验班等等。以实现学生法律思辨与逻辑推导、复杂问题与跨学科求解、信息技术应用与开发、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全媒体技能综合应用、国家安全意识与国际视野等能力综合发展的培养标准。 陕西网: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对于主流媒体来说互联网思维的培养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孙江:互联网思维培养不仅仅是单纯的聚焦技术变迁,所引发的传播平台转变及其所带来的采编发流程、内容呈现方式与修辞方式等方面的浅层变化,而是需要对技术环境、技术场景、技术逻辑、技术应用、技术伦理有深入的认知,进而推动主流媒体在生产流程、组织框架、人才培养、运营方式、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性、系统性改革。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全媒体素养理应成为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培养的重要内容。全媒体素养与一般媒介素养具有连续性,比如都需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民族利益至上的爱国情怀,都需要坚守政策法规原则和传统道德底线,需要具备观察阅读视听诵读等望闻问切基本技能,都涵盖有管理素养传者素养受者素养互动素养创造素养。与此同时,全媒体素养又有着自身独有的修炼修为要求,而《民法典》《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及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法律法规也对智能时代的传播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 陕西网:当前的舆论生态环境复杂多变,对此,如何做到主流引导与规范传播? 孙江:媒体是信息高速流动的集散地,对社会风险具有敏感的触觉。媒介生态治理是一项涉及传播主体、内容、机制与保障的复杂治理,当前,可能引起媒介生态治理失效的主要原因有:第一,现实社会问题与网络公众心态之间存在映射、延伸与变异的关系;第二,社交媒体平台等传播手段使部分谣言、流言的传播变得圈层化、隐喻化、隐蔽化,暗中消解社会共识,侵蚀主流意识形态为主导的传播格局;第三,算法推荐等“技术黑箱”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与道德风险;第四,媒介安全问题勾连其他安全问题,形成复杂的风险局面。 针对以上潜在问题,媒介生态治理需要持续加强,不断提升:第一,需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将媒介管理理念转变为媒介治理理念,将媒介治理的视野拓展为媒介生态治理。媒介生态治理的本质是协调信息传播与社会稳定发展的关系,基础是政府、媒体、平台、公众等各主体权力和职责的确认,核心是建立多元的、立体的、规范的传播秩序,关键是生成健康积极的内容生产机制与迅速有效的监测引导机制。第二,需要遵循三种治理逻辑,一是技术治理逻辑,二是法治治理逻辑,三是安全治理逻辑,三者互相配合,并明确各自的治理边界。 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的创新传播理念与传播方法,及时准确的传递社会信息、生产优质内容、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内部逻辑、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统摄力与吸引力,凝聚共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才能真正成为风险解决的“助推器”,而不是风险增强的“放大器”。 陕西网:作为西北地区创办最早的新闻学专业,您认为陕西新闻教育的特色发展路径应该是什么样的? 孙江:西北政法大学的新闻专业起源于陕北公学时期的新闻课程和此后由陕北公学等八校合并的延安大学新闻班。1946年9月,具有“教师加报人”特殊经历的李敷仁被陕甘宁边区政府任命为延安大学第四任校长并在上任之初便决定在延安大学设立新闻专业。1947年1月,延安大学新闻班正式开课,首任班主任是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1949年6月,延安大学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南迁西安办学。为培养新中国建设所需各类干部、青年知识分子和改造旧职留用人员,学校课程有所调整,新闻专业一度停办。至1959年,西北政法学院继承了原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新闻专业的衣钵,获批成立新闻系。1962年,曾先后任新华社山西、江苏、北京分社社长及文化部出版局负责人、《山西日报》创始人之一的何微先生出任西北政法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全面分管新闻系。20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处在困难时期,大规模撤并高等教育专业,西北政法学院同中国人民大学及复旦大学成为全国仅有的3所继续培养新闻学专业人才的院校。1960年至1964年,学校共培养新闻专业学生79名,毕业时,其中40名分配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红旗杂志等中央级传媒单位;39名分配到高校和省市级新闻单位。1964年,新闻专业因国家高等教育调整而停办,但新闻学“求真求实”的精神追求从未间断。1999年1月,学校申报新闻专业获批复办,并将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新闻学的专业要求相结合,明确“法制新闻”专业方向,学校新闻传播教育得到快速的恢复与发展。 陕西在中国共产党的高等新闻教育史中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中国的西北角”红色基因土壤中孕育了中国共产党高等新闻教育的原始生态,陕北公学新闻课程、延安大学新闻班等是党的高等新闻教育走向正规化的标志,蕴含“初心根脉”历史意义。自这一时期以来,陕西的新闻教育经验,特别是体现出的对世情国情、人文政治素养、多种能力复合、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高度重视,以及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建设经验,对新时期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示,对于指导当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新闻教育模式、培养坚守马新观符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建设和发展需求的卓越新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网:您认为当代融媒体研究院的创立,对西部地区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孙江:智力支持、政策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希望能够坚持聚焦西部的研究视角、组建多元化的研究团队、建设一系列的品牌活动、构建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协作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