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2022年中国传媒法治建设高峰论坛暨第六届“何微新闻奖”学术论坛开幕式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举行。全国三十余所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资深教授、专家学者,来自新闻界和产业界的代表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齐聚一堂,共襄盛会。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孙江教授主持开幕式。 深秋迟暮,秋冬可期;初冬清朗,何微相聚。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回顾了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沿革,介绍了近年来论坛聚焦学科前沿,推动学术研究的生动实践。他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体现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在庆祝西北政法大学建校85周年之际,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举办2022年中国传媒法制建设高峰论坛暨第六届“何微新闻奖”学术论坛,聚焦“媒介化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传承与实践创新”这一主题,将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探索与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扎根本来,走向未来。 疫情覆辙,热情不灭;长风浩荡,欢聚赴会。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张昆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传媒法治建设高峰论坛暨“何微新闻奖”学术论坛是新闻教育界的年度学术盛会,今年的“何微新闻奖”裂变为“何微新闻奖”学术论坛、何微法治新闻奖、法治新闻作品评选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等多个板块,内容多元,富有张力,精彩纷呈。他指出,当今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间和空间在大幅度压缩,长期累积的能量在短时间内猛烈爆发,促进历史事件的加速度演变。在这之中,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新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勇担使命,继续培养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传媒人。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教授委员会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会长顾理平在致辞中表示,学术研究需要孤灯苦的独立思考,更需要观点碰撞、思想激荡的彼此交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相聚在一起,探讨问题,交流心得,定能收获学术情谊。随着数字化社会的深入发展,大数据、算法、智能传播等为法治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为新闻传播研究提供新领域、新方向,需要我们用更具前瞻性的眼光,更有创造性的深入思考去寻找解决这类问题的中国方案。 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法制新闻理论研究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院长范玉吉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和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在法制新闻领域做出的探索和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总结法制新闻传播规律,促进更多新闻媒体创作优质法制新闻报道,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好中国法治声音。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学术顾问魏永征就《新时代法治新闻若干问题》进行了讲解,他介绍了法治新闻的概念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果,加强了同学们对理解新闻新媒体和政(法)务新媒体的功能的认识。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童兵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何微先生的工作经历并分享了何微先生在教育和思想等方面的指导。新闻工作者要有责任感,高举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做好新闻传播者的本职工作。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以《伦理学视阈中元宇宙引发的伦理风险及伦理准则框架研究》为题展开介绍,阐释了元宇宙的本质和意义,从虚实伦理风险强调了元宇宙规范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加深了同学们对元宇宙以及内外双轨伦理准则框架的认识和理解。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教授以《媒介改变社会与社会重铸媒介》为题讲解了媒介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对媒介的作用。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柯泽教授以《中西传播研究的差异以及中国本土传播心理学理论建设》为题,深入介绍了中西之间的新闻传播学立足于两个社会系统之间的差异性,丰富了同学们对中国本土传播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认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教授就《从元问题出发: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建构逻辑与实践进路》作出发言,介绍了新闻传播学的本质,强调了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以及焦点领域,加深同学们对新闻传播学的理解。 论坛最后,与谈人西安外事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陈敏直教授和云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廖圣清教授围绕发言嘉宾的主题内容进行总结,分别补充了见解,丰富了同学们的理论知识库。 传媒法治建设高峰论坛二 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张昆教授围绕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探析路径展开讨论,概括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路径。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教授委员会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媒介法规与伦理专业委会长顾理平就智能生物识别技术中的隐私危机进行叙述,介绍了智媒时代的数字化,让学生了解到自然人隐私的本质性危机和身份识别后对身体的操控。西北政法大学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公共外交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吴飞,通过对数字新闻学的深刻剖析,总结了数字新闻学的理论范式创新要从文明的高度来分析数字新闻实践在“此在”在世存在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邓绍根,从中共十二大的新闻宣传角度切入,明确了中共十二大在召开前、筹备和召开阶段、闭幕后的新闻事业的创新。云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廖圣清围绕网络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研究,具体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得出研究结论网络使用与幸福感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山东政法学院副校长、传媒学院院长,教授蒋海升,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下的“丰型”工作室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实践》为题,介绍了“丰”型人才理念,以“丰”型工作室为主要实现依托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和成效。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教授、新闻传播学科首席专家张爱军以《网民在短视频政治传播的策略与疏导》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明白了网民在短视频政治传播的七种策略、正面和负面两种后果、以及进行疏导的思路方法。 最后,与谈人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杨琳和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安徽日报》社高级记者许根宏总结发言,表达出对各位教授关于研究问题深入系统的解释的赞美与敬佩,在此次论坛中受益匪浅。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黎意就《民法vlog》进行演讲,将法律条文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表达,为民法典赋予了趣味性。经济参考报王文志、李金红以《万亩沙漠防护林被毁敦煌防沙最后屏障几近失守》为切入点,讲述了以敦煌毁林案为典型的自然资源问题和新闻采集中线人提供线索的主要过程。人民网观点频道杨成围绕《人民网评:大数据时代谁来主宰个人数据》展开讲述,指出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数据的过度引用带来的危害及主宰个人数据重要性。经济参考报李金红、程子龙针对《越界盗采被指获利超百亿山西--煤矿叫停后仍疯狂作业》展开演讲,明确了调查第一步是从线人开始,然后进行主体分析,介入报道,现场取证,强调了舆论监督报道最重要的是留有余地这一重要观点。法治日报张维通过《赢了行政复议却被拖四年多他们一封信寄到了司法部》深刻说明了加强行政复议的宣传进而推行复议改革。人民网法治频道孟植良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以高质量检察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题,表达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的背景下,为大局服务为大众司法的中心思想。法治网薛金丽根据《瞄准群众“急难愁盼”,北京通州张家湾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展开演讲,以张家湾为例概括了乡镇治理的大变样:成立了一核多元的共治中心,为乡邻矛盾类诉求化解提供了一条新路经。北京青年报徐焱(安房祖)就《被迫提前退休的医院女职工们:50岁生日收到通知,想工作却没工资》这一主题展开讲述,说明了与新闻当事人沟通的意义。 魏永征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群众普法对推动民法典实施具有很大的意义。 解放军报记者郑雨凌就《踏实休假,不用担心提前召回》进行发言,讲述亲身经历,呼吁社会关注和尊重官兵的权利。陕西日报胡明泽从采访准备、正式采访和写作编辑这三个流程入手,讲解了《收到空头支票不要慌法官支招帮维权》主题。四川日报周昕针对“湖南冷水江女教师被害案”展开讲解,强调了做法制类新闻报道时的注意要点。《方圆》杂志刘晶莹就《一旦吸了毒,人就不是人了》,告诫人们远离毒品,珍爱生命。重庆日报网周润哲就《把隐私的掌控权还给用户》展开讲解,认为用户有权利拒绝个性化广告的推荐。山东交通学院教师张晓、陈国贤、黄兆琦、宋庆阳、任丽晓、白颖就抗疫类纪实短片《“医”心战疫》展开讲解,赞扬了后疫情时代平凡英雄的奉献精神。高陵区电视台肖尚轩对《学党史办实事区法律援助中心为民解忧一直在行动》展开讲解。 与会评委做最后总结发言,冯诚高度肯定了初评工作的细心细致,呼吁法制新闻学子需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建设。韩立新肯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并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重庆大学杨秀围绕《美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展开了关于美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模式的特点对我国教育部提出信息素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育带来推动作用的讲述。北京外国语大学李庆豪针对《国际传播中卫星新闻的视觉修辞研究》,表达了卫星新闻(Satellite Journalism)是借助可视化遥感卫星影像数据作为新闻报道主题、消息源或论证依据的新闻生产样态与融合报道形态,是传感器新闻的创新发展的见解。上海大学马宇涵就《“群众路线”新闻生产传播机制的实践逻辑与主体形塑——“人民主体论”的受众本位思想再考察》这一主题,明确了理念变革、流程再造、主体重塑三个方面分析“群众路线”新闻生产及传播机制的生成逻辑,探讨这种媒介实践对群众个人主体到共同主体的形塑与强化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赵家琦以《情感侧台与规范重构:数字新闻的公私情界》为题,提出新闻情感失范的原因“不在于情感,而在于数字媒介场景融合。华中科技大学刘爽通过《南非公众的世界观念认知图景——基于“寰球民意指数”(2020)调查》说明了世界大国观、中国观、美国观、国际事务观、国家认同观以上五个方面是构成当今南非公众世界观念的关键所在。陕西师范大学张君尧就《土地革命前期马列书刊在国统区的发行传播研究(1927-1934)》,讲述了马列书刊的发行传播为何在土地革命前期的国统区“逆流而上”及”逆流而上”的方式,说明土地革命前期马列书刊在国统区的传播发行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党的革命事业影响。西安交通大学李明德、陈盼盼据《智媒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媒介报道:核心内涵、现实偏差与优化路径》,阐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媒介报道理渊源,内涵及实践与智媒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媒介报道偏差及优化路径。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胡康围绕《高端人才VS低端劳工”矛盾展开,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就五点培养方向,探析了智媒时代师范类院校播音主持人才培养路径。黄山学院的吕正兵据《数字劳动辩证法》展开论述,开篇以“是否过时?真实内涵?勾连劳动?”三个问题为指引,从黑格尔辩证法,马克思辩证法的内涵,数字劳动辩证法视野中非物质性生产和媒介哲学意义四部分展开,最后对此总结展望。广西民族大学李立景以《跨界融合协同治理:新时代治理格局下中国传媒的角色转换》为主题,围绕四部分展开,明确了应如何构建新时代传媒角色规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和话语共同体。西北政法大学的吕强以《民国防疫宣传的缘起、样态与启示》为主题,根据其历史缘起,样态及特征与现实启示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并联系总结。安徽师范大学的张伟以《习近平新闻观:内涵阐释、逻辑分析、实施路径》为切入点,从内涵阐释、逻辑分析、实施路径分别展开讨论,明确了四点新闻媒体工作中的重要观点和处理方法。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的张晶晶根据《论法治传播的传播主体及其主题结构》,从三点出发,表述了多元主体只有共同参与进来,才能更好地保证法治公共舆论的可见性。阐明了法治传播的目标,提出其也是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的必由之路的观点。 李青霞等评委老师高度赞扬本次活动,肯定其促进了学术拓展与交流。同时,董天策老师也提出部分论文的不足,称研究过程还需进一步深化,个别题目仍要细致推敲。 北京外国语大学周昕以《从国际传播刍议有机知识分子的建构》为题展开讲述。西北大学汤皓添将《新闻工作中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实践路径探究》分成四个板块,总结新闻工作中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路径和展望。长安大学戴创通过讲述《智媒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舆论引导力建设》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西北政法大学刘洁以《自媒体视域下国际传播话语的叙事策略——以YouTube李子柒短视频为例》为题,探讨了自媒体在国际传播领域该如何谋划叙事策略。甘肃政法大学詹雯丽以《媒介化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以<人民日报>为例》为题展开讲述。西北政法大学刘岳麓立足当下现实,对秀场直播低俗化问题治理展开探究。西北政法大学王转军围绕《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理论创新与实践价值》展开讨论探究。浙江传媒学院刘婧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角下的对外传播与2022杭州亚运会宣传》为主题展开讨论探究。西北政法大学赵瑞、刘驰通过《传播场域的再造:基于延安时期读报组的研究》并围绕读报组的产生和传播场域的再造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究。西北大学王清音从新闻事业群众性思想出发,围绕《关于邓拓的新闻事业群众性思想展研究》开展探讨。 最后,李震进行总结发言,表示该论坛提供一个良好平台,参会者也呈现了精彩的表现。 研究生论坛二 浙江传媒学院徐竞锴、黄亮辉以《马克思主义范式下大众媒介素养的提升——辩证视角下公民的导向问题》为题展开讲述。郑州大学叶林园从《基于CiteSpace的“习近平新闻舆论”研究知识图谱分析》切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在媒介化时代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西北政法大学郝静莲根据《毛泽东新闻思想的探源、内涵及其时代意蕴——基于报刊舆论的考察》概括了毛泽东新闻思想的源头,内涵,发展过程及其时代意蕴。西北政法大学赵一航在让同学们提前了解的基础上,以《论李大钊“新闻侵略”观点提出的历史逻辑与当代价值》为题,讲述了李大钊“新闻侵略”的延续与发展还有在当代的局限及现实意义。陕西师范大学肖尚轩就《新媒体语境下的信息传播——以抖音短视频为例》说明了抖音短视频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缺陷和未来的发展规范。西北政法大学贺晶晶以《数字政治叙事与国家形象构设》为主题,从数字政治叙事与国家形象建构的空间范畴、数字政治叙事构设国家形象的特征、数字政治叙事之于国家形象构设的样态、重构国家形象的政治叙事新路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要将国家的自塑与技术的外塑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呈现良好的国家形象。西北大学黄雨欣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高校学生网络素质提升路径研究》出发,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学生网络使用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政府五个主体角度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为提升高校学生网络素养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重庆工商大学綦婷据《列宁新闻自由思想在我国的事件及意义--<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做出发言,主要从溯源、实践、破局这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并作出总结。中国传媒大学揭其涛以《转文化传播中视觉修辞的隐喻表征与元素构造一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本语料库的个案研究》为题进行发言,从研究缘起、研究设计、研究结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作总结展望。西北政法大学张君垚就《媒介化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舆论导向》进行演讲,认为媒介化时代下新闻媒体需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并确保其在舆论传播方面的地位。 最后郝红、罗晓静进行总结发言,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强化问题意识,找到真问题”、“注重学科交叉思想”等,鼓励同学们再接再厉。 西南政法大学张靖雯围绕国际传播话语建构路径展开讨论,根据《以侨为媒:后疫情时代国际传播话语建构的路径探析----基于海外华人媒介实践的传播学考察》进行分析,站在客观视角探讨了后疫情时代传播学的发展,具有学科针对性和典型意义。西北政法大学尹馨艺结合当下新媒体时代特征,以《新时代省级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型与挑战》为例详细阐述了省级广电媒体的转型和挑战,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媒体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参考意见。甘肃政法大学吴佳妮从小切口出发,基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指导地位,讲述了《融媒体时代马克思注意新闻观的传承与发展》号召传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夯实发展目标。西北政法大学公绪娜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导向,立足多元视角提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媒介化视域下的法治传播》,从而构建起新闻与法治的平台。西北大学王文文围绕新中国成立后,陆定一的新闻真实理论展开讲述,具有很好的实践性。刘徐州老师对此选题表示赞赏,并对陆定一新闻理论的演进和启示提出了三个问题,深化了大家对题目的认识和理解。西安交通大学的张宏邦、张婉柔、黄婧薇就新时代的新闻思想,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新闻思想人民性:历史逻辑、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借鉴意义。广东海洋大学彭碧群、何丽娟站在国际视野,分析了《越南主流媒体涉南海问题话语新动向--以<越南通讯社><越南之声><越南人民报网><时代报网>为例》,具有深刻的全局性。云南大学宦宏明围绕《舆论监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的核心理论》,将新时代特征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机结合,提出了新闻舆论思想的核心理论。暨南大学舒树满针对《价值目标与舆论共识:中国主流媒体人民立场的新闻实践---基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官方微信推文报道框架分析》,提出了广泛而鲜明的创造性参考意见。 陈利云、刘徐州作总结发言,肯定了问题意识强、题目具体的优点,也指出部分文章存在个别概念表述不准、过于理论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大选题和实落点要有机结合的创造性建议,令同学们受益匪浅。 颁奖典礼 下午17时,第六届“何微新闻奖”学术论坛颁奖仪式正式开始。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渊主持颁奖仪式。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肖道远宣读何微新闻奖学术论坛“法治新闻奖“获奖名单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许加彪教授宣读何微新闻奖学术论坛“新闻传播学者”获奖名单 西安邮电大学数字艺术学院院长、闫兴亚教授宣读何微新闻奖学术论坛“研究生论坛“获奖名单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渊主持颁奖仪式 何微新闻奖学术论坛“法治新闻奖”获奖名单 八方英才聚云端,踔厉奋发新征程。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办学中弘扬传承何微先生的教育理念和精神,坚持以法融新、法新结合,不断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专业能力,培养出具有政治立场坚定,自身本领过硬的复合型新闻人才。本届论坛汇聚新闻传播学界业界专家于一堂,以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为广大青年学者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奋力开拓更加广阔的新闻天地。 责任编辑:袁晓 |